對于大多數產后媽媽來說,產后子宮基本是可以恢復正常的,但依然還是會有不少產婦出現產后子宮恢復不良的情況,產后子宮恢復不好有誘發(fā)大出血的風險,從而會導致各種婦科疾病的發(fā)生,給產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傷害,所以產后媽媽們要重視產后子宮恢復的情況。那么一般會有哪些原因會導致產后子宮恢復不良呢?

產后子宮恢復不好的4大原因:
1、盆腔內炎癥或合并子宮內膜炎
若產后盆腔或子宮受到了感染,也會引發(fā)產后長時間出血。女性陰道環(huán)境正常情況下是呈酸性的,宮頸有可以抵抗細菌入侵的粘液栓,然而在分娩、經期、流產等一些特殊情況下,粘液栓抵御細菌的功效就會減弱或直接消失,從而會引發(fā)大量細菌的入侵而導致子宮內膜炎的出現。
此外產后媽媽的宮頸口在分娩時擴張后還不能及時封閉好,因此產后若不護理好,極易導致宮頸、陰道里的細菌上行感染盆腔,要是還有胎膜、胎盤殘留在宮腔中,則更易導致感染。因此新媽媽無論是在孕期還是產后坐月子,都要護理好自己的身體。
2、子宮腔內有胎盤或胎膜殘留
一般在寶寶剛從產道生出來的半個小時之內胎盤也會被分娩到體外,若在這時胎盤并未全部排出而在子宮內仍有一些殘留,那么就會影響子宮的正常復原,這就是常說的因胎盤殘留而導致產后子宮恢復不良,但大多數情況下殘留在子宮中的胎盤是特別細微的、難以被發(fā)現的胎盤碎片。
此外若子宮內有胎膜組織殘留,也會導致子宮恢復正常受阻,子宮恢復的情況可以通過觀察排出的惡露的氣味、量及顏色來判斷。
正常狀況下惡露顏色會逐漸變淡變無,量也會逐漸減少到無,大概四周左右可以結束,要是惡露越來越多或顏色越來越深,就是有問題。所以臨產后應仔細認真的觀察娩出體外的胎膜胎盤是不是完整的,以免出現殘留。
正常狀況下惡露顏色會逐漸變淡變無,量也會逐漸減少到無,大概四周左右可以結束,要是惡露越來越多或顏色越來越深,就是有問題。所以臨產后應仔細認真的觀察娩出體外的胎膜胎盤是不是完整的,以免出現殘留。
3、子宮太過后屈后傾
子宮后屈指的是子宮向身體后方彎曲,子宮后傾指的是子宮頸與子宮體一同向身體后方傾倒。正常情況下子宮的位置應是稍向前屈的,而導致子宮后屈后傾的原因主要有受傷、腫瘤、子宮內膜異位癥、骨盆腔發(fā)炎及生產等,困難的分娩以及產后月子沒坐好,如產后腹壓太大、提重物等都會導致子宮后屈,子宮也就難以恢復正常。
若因子宮內膜異位或骨盆腔發(fā)炎造成的子宮后屈,這屬于疾病導致子宮與后方的直腸粘連在一起,所以這種情況下要想矯正子宮的位置,就一定要將病原除去。
4、產后排尿困難
由于產后媽媽的膀胱肌肉收縮力的減弱及張力的下降,導致膀胱沒有足夠的力氣排凈其中的尿液,所以就會使產后媽媽出現排尿困難的現象。
此外由于有的產后媽媽在生產時有做過會陰側切術,因此在排尿時傷口會受到刺激而出現疼痛,這也會導致產后媽咪出現排尿困難的問題。還有那些不習慣在床上小便的產婦也易引發(fā)排尿困難。
此外由于有的產后媽媽在生產時有做過會陰側切術,因此在排尿時傷口會受到刺激而出現疼痛,這也會導致產后媽咪出現排尿困難的問題。還有那些不習慣在床上小便的產婦也易引發(fā)排尿困難。
產婦需要注意若在產后6小時還無法排出尿液,就有可能出現了尿潴留現象,要馬上就醫(yī)處理,所以產婦應在分娩后四小時內及時把尿液排出,以免出現尿潴留現象而損害身體。
相關推薦
相關詞條
10
11
12
13
14
16
18